記者謝銳武夷山報道 2013年6月,中國圍棋協會與中信集團共同創辦“中信杯”中國女子圍棋甲級聯賽,至今該賽事已持續舉辦11屆,新一屆聯賽將于5月13日在福建武夷山開幕。“513”也正好是武夷山的諧音,開幕式亦于5月13日下午5點13分舉行,這一切都為本屆女子圍甲聯賽留下深刻印記。
女子圍甲聯賽共十支隊參賽,每隊三人,外加替補,囊括了國內實力排名靠前的所有女子職業棋手。因為有聯賽的持續穩定舉辦,十支隊所在的俱樂部或者棋牌運動管理中心、棋院紛紛招收一線棋手,形成穩固基本盤。在此基礎上,05后乃至10后女棋手不斷涌入,選擇走上職業棋手道路。經過十余年的休養生息,國內女子圍棋生態圈漸成。這其中凝聚了中信集團、中國圍棋協會一眾心血。
報名參加本屆女子圍甲聯賽的共有40人,其中60后2人,80后2人,90后14人,00后22人,經過十年培育,00后已成女子圍甲聯賽的主體力量。生于2005年以后的棋手共有14位,生于2010年后的有兩位,她們當中年齡最小的謝佳言初段生于2012年,女子圍甲聯賽2013年創辦時,她才剛剛出生。
穩定的比賽機會和收入來源,是構筑職業生態圈的前提。女子圍甲聯賽剛剛出爐時,僅有八支隊報名參賽,每隊僅有2名棋手,反襯出當時中國女子圍棋的青黃不接現狀。
2015年,后來在女子棋界成為翹楚的周泓余開始參加女子圍甲聯賽,時年僅為13歲,當年她即有戰勝芮乃偉九段、李赫六段、宋容慧五段等一線高手的壯舉,隨即坐穩聯賽主力位置,如今已是國內女子棋界等級分排名第一的高手。但如果沒有聯賽,她能否繼續走職業棋手這條道路,會不會跟當年的徐瑩五段、葉桂五段一樣不得不在當年之年調整人生賽道,都屬未知數。
與周泓余命運相當的還有分別出生于2004年、2006年的唐嘉雯六段和吳依銘六段,她們先后定段于2017年和2018年,其時女子圍甲聯賽已經平穩運行了數年,她們的家庭在下決心走職業棋手這條路時,肯定經過了“長考”,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如果沒有女子圍甲聯賽的依仗,她們的職業棋手生涯很可能還沒開始就已結束。
當今棋壇有一撥“水壺棋手”,她們生于2010年左右,比賽時就像上學一樣拎著各種各樣的水壺,集中于2022年、2023年定段,絕大多數出自于杭州棋校。她們中有馬加特、桂詩云、王舒瑤、趙千越、劉子葭等等。在各大比賽預選賽,她們的出現已然成勢,目標直指未來的女子圍甲聯賽。是女子圍甲聯賽給了她們進軍職業棋壇的底氣與希望。
就像圍甲聯賽構筑了中國職業圍棋體系一樣,女子圍甲聯賽也成就了半邊天的職業生態。這也是中國女子圍棋能與日韓抗衡、并且一定會超越的根基,與各大杯賽相比,聯賽才是源頭、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