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凱爾特人而言,東部半決賽對陣尼克斯的第四戰仍存巨大提升空間。即便他們在第三場以115比93輕松取勝,最多領先達31分,但球隊遠未展現最佳狀態,尤其當家球星的狀態。
雖然杰森·塔圖姆與杰倫·布朗在第三場提升了侵略性,但效率仍不理想。盡管全隊三分命中率高達五成,但雙探花在兩分區域的掙扎被勝利掩蓋:二人合計23投8中,禁區內錯失7次出手。積極信號在于他們沖擊籃筐的決心明顯增強,與前兩戰的猶豫形成鮮明對比。
"我們清楚何時該在逆境中創造更好的投籃機會,"布朗表示,"何時該殺入禁區。我們會從每場比賽中學習并前進。"
關鍵在于第四戰的進一步調整,以應對背水一戰的尼克斯。綠衫軍等待已久的"布倫森時刻"在第三戰初現端倪——尼克斯后衛21投9中砍下27分7助攻,但正負值-16顯示其影響力被波士頓的團隊攻勢消解。卡爾-安東尼·唐斯則受困左手傷勢,半場與盧克·科內特糾纏時疑似加重傷情,綠軍通過科內特、艾爾·霍福德甚至波爾津吉斯的車輪戰有效限制了這位全明星內線。
波士頓的防守體系在本輪持續穩固:既遏制尼克斯半場進攻,又通過減少活球失誤(全場僅8次快攻失分,較第二戰的18次大幅下降)掐滅對手反擊火種。主帥喬·馬祖拉的變陣收效顯著——讓佩頓·普里查德主控不僅激活了外線火力,更推動球隊打出標志性的快速決策進攻,避免陷入壓哨強投的困境。
"無論局勢如何,我們始終追求最佳出手選擇,"馬祖拉強調道,"針對不同防守策略執行戰術,保持合理空間布局。整個系列賽的進攻流程總體良好,但半場進攻仍需持續優化。"
盡管因戰術僵化遭受質疑,馬祖拉實則展現出靈活調整能力。首戰60次三分出手的極端策略已逐步修正,若非兩次災難性末節,綠軍本可取得3比0領先。臨場調度成為勝負手:輪換時序、節末陣容、暫停后對位等細節的實時調整,構建起勝利的微觀基礎。
"這種調整應當貫穿始終,"馬祖拉詳解道,"我們不斷變更輪換模式——誰開啟節末攻勢、誰領銜下半場首發、暫停后的針對性對位。通過實時數據分析尋找最優解,掌控越多細節,就越能堅持行之有效的體系。"
第四戰的重要性不亞于第三場,或將決定系列賽走向。雖然綠軍逐漸找回常規賽四殺對手時的比賽氣質,但塔圖姆與布朗尚未開啟巔峰模式,波爾津吉斯則隨著健康狀況提升漸入佳境。盡管尼克斯勢必在主場強勢反彈,但波士頓同樣尚未展現完全體形態——而種種跡象表明,他們正無限逼近那個終極形態。
(文/孔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