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謝銳婺源報道 孩子都有愛玩、愛鬧的天性,即便是比賽現(xiàn)場,只要有機會,他們就相互追打,鬧騰得很,有一種耳朵都被吵炸了的感覺,但只要比賽一開始,孩子們就迅速安靜下來、學會長時間思考,實在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xiàn)象。這一幕在首屆婺女洲杯少兒圍棋公開賽現(xiàn)場每輪比賽中都能看到。
每當裁判長宣布比賽開始后,孩子們無論大小,都迅速地靜了下來,相互鞠躬開始對弈。圍棋比賽,能讓孩子懂得遵守規(guī)矩的開始。因為每盤棋都要用電子計時鐘自動計時,超出45分鐘的保留用時后開始1分鐘讀秒,這些細節(jié)都讓孩子們學會尊重規(guī)則。
正因為打小就參加比賽,所以孩子們遵守規(guī)則的意識甚強。最后一輪比賽時,D組第一臺劉浩然對姜子玥之戰(zhàn)正在進行中時,姜子玥突然舉手呼叫裁判,她投訴劉浩然的一顆棋子掉在棋盤上,然后又撿起來落在別處,屬于違規(guī)。裁判耐心地告訴她,這顆棋子因為落下的位置顯然不是正常所為,劉浩然也說了是拿棋子時沒拿穩(wěn)不小心掉在棋盤上的,所以不能視作是悔棋,而是不小心掉到棋盤上的。這么一說,小姑娘馬上就接受了裁決,當即繼續(xù)比賽。
還有一個兒童A組的孩子連續(xù)兩天投訴,第一天投訴的是邊上兩位棋手對局時說話,干擾了他正常思維,導致他的大龍被殺,他要求重下;第二天投訴的是裁判數(shù)子有誤,將他贏的棋數(shù)輸?shù)袅恕?/p>
遇到這些投訴,裁判倘若沒有熟讀圍棋規(guī)則和應對經驗的話,還真不見得能讓小小的孩子心服口服。對于旁邊棋手影響發(fā)揮的投訴,只要不是他的對手直接影響,那么可以提醒邊上的棋手保持安靜,但不可能重下;數(shù)子一定要當場拍照,這樣哪怕重新再數(shù)亦有憑據,否則真是百口難辯。裁判長的做法是,你不認可裁判數(shù)子可以,那現(xiàn)在就按照拍的棋局照片重新擺出來,然后他親自來數(shù)。而且,裁判長要求他數(shù)子的過程中,投訴方不能上手。
深入內心世界的勝負對孩子人格的塑造無可替代,在婺女洲杯比賽現(xiàn)場,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場景比比皆是。第七輪比賽時,兒童A組一位男孩當場痛哭,一問原來是他大多數(shù)時候形勢占優(yōu),臨近終局時一不小心打勺,導致大龍被殺而惜敗,痛苦難以抑制。他的對手表現(xiàn)得很懂事,走過去拍拍那位孩子的肩膀,“我撿漏贏的,這盤棋應該是我輸?shù)摹]關系,你下次再贏回來。”
哪怕是E組7歲左右的小女孩,在棋局結束后數(shù)子確認是她的黑棋185子險勝時,激動得握緊拳頭揮揮手,給自己來了一個“耶”的一聲吼,極其可愛;最后一輪兒童A組黃與值對孫感之這盤棋快要結束時,孫感之找了一個瞎劫,氣得不住地嘆氣,給自己臉上來回輕扇巴掌,那瞬間他對自己的失誤肯定刻骨銘心。
還有年僅6歲的楊千逸和耿蕓馨場下看起來還是一個膝下承歡的小女孩,但在場上卻凝神靜思,即便是其他對局都結束了,她們還在堅持收完最后一個官子,忍受得了獨自奮戰(zhàn)的寂寞,習慣了凝神長考的拼搏,體會了勝負成敗的悲歡,這是多少寵愛、嬌慣、說教都不可能得到的深刻教育,也是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