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報道
北京時間7月28日,東京奧運會競技體操男子個人全能決賽,中國男子體操隊肖若騰、孫煒此前在資格賽中分居第三和第四位進入決賽,經過6個單項的較量,肖若騰拿到銀牌。
這樣的比賽結果在賽后引起了極大爭議,在跳馬的比賽中,日本選手橋本大輝在一只腳大出界的情況下只被扣掉了0.1分,裁判給了14.7分的高分,不過這并沒有影響肖若騰的排名,肖若騰發揮的非常出色,前五個單項總成績穩居第一。
直接影響了比賽結果的爭議判罰出現在最后一項單杠項目,比賽中,肖若騰動作完美落地也很穩,但裁判只給出14.066分,分數中被額外被扣掉了0.3分,盡管中國隊對此向裁判組提起了申訴,但卻未能成功。NBC及USA Today等媒體消息源表示,肖若騰獲得額外扣分是因為在結束動作后沒有向裁判示意。最后一位本土選手橋本大輝結束比賽后,裁判給出14.933的單項最高分,肖若騰在最后時刻被反超,無緣金牌。
對于這樣的爭議打分,不少網友都對當場裁判的一些關鍵判罰表示難以理解,賽后相關話題也是沖上了熱搜。事實上,這并不是本次東京奧運會體操賽場上唯一的爭議判罰。在男子體操團體決賽中,另一位中國選手鄒敬園也碰到了類似的情況。
一場比賽是否精彩,關鍵點在于運動員的亮眼表現,如果里面充斥著裁判的因素,那這場比賽將會變了味道,話題不再是競技層面,而是集中在爭議判罰上……縱然,中國選手或許也需要更關注規則細節避免失誤,但毫無疑問,本場比賽的打分尺度也確實存疑,無法令人信服。
而回顧歷史,中國體操在大賽上遭受爭議并不罕見,體操裁判們一連串“神奇的操作”也并不在少數。2018年多哈體操世錦賽男子個人全能的比賽,最終冠軍將在衛冕冠軍、中國隊的肖若騰與俄羅斯選手達拉洛揚中產生。爭議點出現在最后一項單杠上,當壓軸出戰的肖若騰杠上表現完美,只是下法微微動了一下,結果得到14.233分。頗富戲劇性的是,最終兩人戰成87.598的同分,根據同分比完成分的打破平分規則,肖若騰屈居亞軍,未能蟬聯冠軍。
1996年奧運自由操比拼李小雙用一套近乎完美的動作征服觀眾,卻未征服裁判,輸給希臘選手摘銀,多年之后,李小雙說道:“我在亞特蘭大的自由操比賽中受到前蘇聯裁判的壓分,所以我當裁判后力求公正,因為我了解付出沒收到回報的感受。”
1997年世錦賽的奎媛媛更悲情,她在平衡木從難度到完成都幾乎無懈可擊,但分數卻被裁判壓到第三名,事后國際體操聯合會向奎媛媛致歉,結果卻無法更改。還有2004年奧運程菲自由操拿9.412分無緣獎牌,李小雙提出質疑,“程菲得分明顯過低,得冠軍的羅馬尼亞選手跟斗質量沒法與程菲比,裁判水平絕對有問題。”
近幾年大賽中國隊也沒有避免打分爭議,2012年奧運陳一冰在吊環上得到15.800分,納扎內蒂下法出現失誤還拿15.900分,恩師黃玉斌稱這是“明搶”。2015年世錦賽男團之爭中國輸給三次掉下器械的日本,領隊葉振南也發問,“中國隊掉下器械2人次,日本掉下器械3人次,為什么日本隊還能贏?”而里約奧運女團預賽中國隊打分被壓低,奧運冠軍劉璇打抱不平,“雖然早場是會壓分,沒想到壓得這么死,趕上中國跳水隊的壓水花了。”
當然,體操打分爭議并不只是發生在中國隊身上,雅典奧運的涅莫夫在單杠由于得分過低,現場幾乎失控,即使裁判改分也無法平息觀眾的憤怒。而這一次,中國隊遭遇打分爭議后及時申訴,用好了規則武器,同樣也未能改變結局。
文/迭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