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黃思雋
不管是迫于輿論與成績壓力,還是真的如其所說的那樣是“極其深信不疑地作出決定”,反正勒夫在歐洲杯之前召回了2019年初被他“請出”國家隊的托馬斯·穆勒和胡梅爾斯。隨著這兩位近兩季在俱樂部狀態上佳的2014世界杯奪冠功臣回歸,德國隊至少紙面上重新成為了奪冠熱門之一。
然而,“托馬茨”回歸不等于就可以立即解決德國隊在重建過程中所暴露出來的各種問題。而兩人回歸后的首場比賽,德國隊也沒有脫胎換骨的表現,在場面占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浪費了太多必進球機會,同時被丹麥抓住全場僅有的一次機會就扳平了比分。
過去兩年多以來,德國隊已有過太多先贏后平,甚至輸掉比賽的案例。這支信心不足的球隊無法在90分鐘內始終保持高度專注和控制力,往往會在最后半小時,甚至最后10分鐘內葬送好局,例如在歐預賽中主場被荷蘭4比2逆轉,甚至在友誼賽中被土耳其3比3絕平。顯然,這也是勒夫要把穆勒和胡梅爾斯找回來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球隊需要在形勢不利的時候,有更多領袖在場上大聲地發號施令,更好地相互溝通與提醒。
受到疫情影響,勒夫的重建計劃完全趕不上變化,但也取得了一些階段性成果,例如以格納布里為中鋒的小快靈三前鋒打法。基米希從右后衛移到中場之后加速成長,如今甚至已經超越克羅斯,成為中場最不可動搖的人選。除了基米希和克羅斯,京多安、戈雷茨卡甚至諾伊豪斯也是令人放心的高水平人選。相比于一頭一尾,這是德國隊人才儲備最充裕,絕對實力最強的一個區域。
相比之下,后防盡管迎回了胡梅爾斯,但依舊是一個重災區。為此,勒夫仍在三中衛與四后衛體系之間搖擺不定。考慮到小組賽就要面對法國和葡萄牙這兩大熱門,勒夫希望增加一名中衛來加固防守,但這樣做就相當于取長補短,最強的中場自然要減少一人,極有可能導致戈雷茨卡和打出職業生涯最佳賽季的京多安被迫坐板凳。而且打三中衛的情況下,德國隊根本就沒有一名合格的右翼衛,除非將基米希拉回右路。但基米希如果到了邊路,中場防守又會有問題。
如果打四后衛并最大程度地照搬拜仁的那套高壓踢法,德國隊的場面或許會很好看,但后防所承受的風險自然也不會小,畢竟連擁有萊萬多夫斯基的拜仁,在過去的這個賽季也是千瘡百孔。勒夫最終會選擇積極地傳控與進攻,抑或將自身定位降低,像2017聯合會杯那支“二隊”那樣用防守反擊去對付法國和葡萄牙,以及可能在淘汰賽遇到的強敵?我們只能拭目以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