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謝銳報道 棋類比賽報道中“投子認輸”一詞出現(xiàn)頻率極高,那么問題來了,怎么投子才算數(shù)?
早些年日本棋手對中國棋手比賽時,遇到收單官的局面,類似小林光一九段這樣豪橫的直接拿過棋盒,將棋盤上的單官填上,然后開始數(shù)目計算勝負。這是極其沒有規(guī)矩和禮貌的做法,當時日本棋手在優(yōu)越感支配下的野蠻驕橫一覽無遺,比賽還沒結(jié)束,怎么能代替對手落子呢?就算棋盤上只有單官,但自緊一氣導致翻盤的局面還少嗎?
在棋手不必自己摁鐘的年代,比賽一方認輸?shù)脑挘容^規(guī)范的做法是拿起兩顆棋子,置于棋盤空白處,表示認輸。因為在對弈中連下兩手判負,所以放兩顆棋子于棋盤,相當于故意找臺階認輸。
后來,有的棋手索性抓一把己方的棋子置于棋盤,意思也是認輸,與放兩顆棋子示意認輸意思差不多。
棋手自己摁鐘后,棋手中盤認輸?shù)姆绞綆缀踅y(tǒng)一了,那就是直接伸手去停鐘,等于放棄續(xù)弈。比賽中,當一方形勢已非,他伸手去拿計時鐘,摁暫停鍵甚至斷開電源后,那毫無疑問就是認輸了。
象棋比賽中,棋手認輸?shù)膫鹘y(tǒng)方式是將被吃掉的一顆棋子放回棋盤上,按象棋比賽規(guī)則也是判負。自從棋手自己摁鐘后,也是棋手自己停鐘表示認輸。還有一種說法叫做“推枰認輸”,就是將己方的棋子推亂示意認輸,這種方式也可以被對手接受。
在剛剛進行的全國象棋團體賽上,兩位特級大師王天一和鄭一泓相遇,當對局進行了第33個回合時,王天一使出一著士5進4的完美著法,引發(fā)直播室一陣驚嘆,執(zhí)先的鄭一泓失子失勢,局面無可挽回,遂做出了一個并不常見的認輸動作:他笑著伸出手,很有禮貌地與王天一握手,示意認負,王天一亦笑著接受,隨后雙方轉(zhuǎn)入復盤。
類似鄭一泓這樣的認輸方式在象棋比賽中極為罕見,兩位棋手都表現(xiàn)出了大家風范,應驗了“棋雖小道,品德最尊”,值得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