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段伊伊
“付出不一定會有好的結果,但不付出一定不會有。這個隊員們也知道。我生了病還天天堅持在游泳池,我們自己要做好,為人師表,身正為范。”
2020也許注定是一個悲傷的年份,北京時間7月19日凌晨,中國游泳隊功勛教練徐國義因病逝世,享年50歲。當年拖著抱病之軀也要參與里約備戰的他,最終沒能陪伴弟子們走過又一屆奧運會。
提到徐國義,人們最先想起的身份便是名將葉詩文的教練。葉詩文自14歲起跟隨徐國義訓練,16歲就斬獲倫敦奧運會女子200米和400米個人混合泳金牌。
在當時的小葉子眼里,徐國義絕對是一位“嚴師”。“剛進國家隊的時候,不管我游得好與不好,徐導都會覺得我做得不夠。那個時候我想不通、很委屈,會跟他吼,他也很理解我,看我那樣發脾氣也就不說話了。那時候他的隊里只有我一個小女孩,一部分是為了鍛煉我的抗壓能力,另外他可能也有些壓力。但我覺得挺好的,不然我的內心不會那么強大。”
不過隨著相處的時間久了,葉詩文發現徐國義也有“慈父”的一面。在比賽前“盯”到最后一刻,是他和隊員心照不宣的傳統。“站在我們的角度其實是挺開心的,這樣會很有安全感。每次比賽前只要跟他聊聊天,我就會放松一點。”2019年全國游泳冠軍200米混合泳奪冠后,葉詩文分享了一個熱身小花絮,“游之前我問徐導,你對我有什么要求嗎?他說‘你呀,游到2分11秒內就可以了。’他就是想要讓我放松心態,故意要說得慢一點,放松一點去游可能會游出好成績。但是他特別緊張,說完2分11秒之后就走到我身后,盯著看我的準備活動。其實當時我熱身已經差不多了,他還說‘你轉身再做幾個。’”
從14歲到24歲,葉詩文發現徐國義的執教方式也在發生變化,“他在慢慢了解我們,慢慢改變自己,這一點我真的很感動。以前他會更加嚴厲一點,生活上、細節上管得很嚴格,現在他會給我們一些空間。”徐國義與妻子樓霞同為中國游泳隊教練,在葉詩文看來,兩人最令人佩服的一點就是了解每一個運動員的特點,“知道對每個運動員需要用不同的方式。四、五年前,甲魚(徐嘉余)成績剛出來的時候,我們都不理解徐導為什么對他那么嚴厲。后來發現果然教練這樣做是對的。在他成績好的時候如果去表揚他,他可能會飄起來,但是在成績不好的時候,不能去批評他,要給他自信,在訓練中多鼓勵他,盯著他游,給他要求,這樣才能激勵他更好,徐導這點真的厲害。”
也正是因為這一份因材施教,讓徐國義在培養出葉詩文后,依然延期著自己“金牌教練”的傳說。2015年底,徐國義被查出患有腦部腫瘤,診斷為四級,他在沒有告知隊員的情況下回到北京接受手術,術后不久便前往奧運會現場督戰。里約奧運會上,徐嘉余奪得男子100米仰泳亞軍;2017年、2019年游泳世錦賽中,徐嘉余兩奪該項目金牌。徐國義離世的消息發出后,網友留言最多的一句話便是,遺憾他還沒能看到徐嘉余站上奧運最高領獎臺。
對于這位愛徒,徐國義曾這樣評價:“他是很努力的人,很有目標,很有想法。我和徐嘉余是師徒關系,我所有做的一切就是希望他能變得更好,不荒廢這幾年的青春。因為運動員好的狀態,好的年華也好,都是青春飯,希望他們在有限的這幾年里變得更好。”所以面對沖金的壓力,面對外界稱其對弟子過于嚴格的評價時,徐國義照單全收,“壓力當然是有的,這是你必須要承擔的,這個職業就是這樣,我們是專業教練,首先要有專業人的精神、素質。”
一年前的光州世錦賽上,徐嘉余和葉詩文用一金兩銀的成績向因病沒能前往現場的徐國義證明了自己已能獨當一面;一年后的東京,相信他們能用更優異的成績告慰徐導在天之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