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加泰德比:縱貫百年的恩怨 暴鏟梅西+單場六紅

今晚23點15,本賽季第二回合加泰羅尼亞德比將在諾坎普球場打響,盡管首回合做客的巴薩以摧枯拉朽的4比0橫掃對手,西甲冠軍如今也幾近囊中之物。但武磊加盟后迅速逃離降級區的西班牙人,再戰諾坎普之前,已然有了更多的底氣和話題性。
無論從歷史淵源和近代表現,和巴薩完全不是一個量級的西班牙人,“德比”始終處于不對等的狀態,自然也缺少馬德里德比、巴斯克德比、塞維利亞德比的巨大懸念性,但這并不意味著加泰羅尼亞德比始終是巴薩的獨角戲。
從兩隊創始之初的針鋒相對,到綿延至今的恩怨仇恨,加泰羅尼亞德比在西甲聯賽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是“西班牙人”,更是“皇家”
1898年,瑞士人漢斯·甘伯(Hans-MaxKamper)來到巴塞羅那定居,并成立了一家業余足球俱樂部。出于對巴塞羅那的迷戀,他將自己的名字改為更具加泰羅尼亞風格的胡安·甘伯(Joan Gamper)。英國人沃特·維爾德成為了俱樂部歷史上第一任主席。這支國際化的球隊起步順利,贏下了1902年的馬卡亞杯(即加泰羅尼亞地區聯賽)、1905年的巴塞羅那杯,并打進了1903年的西班牙國王杯決賽。
為了對抗這支國際化的球隊,1900年,一名工程系大學生決定組建一支由西班牙人組成、并只代表西班牙人征戰的足球俱樂部,將球隊取名Espanol de Fútbol(意為西班牙人的足球俱樂部)。在巴塞羅那隊贏得了馬卡亞杯的次年,西班牙人隊摘得了該項比賽的冠軍頭銜,而后在1910年之前的幾年,更是連奪四次加泰羅尼亞地區聯賽冠軍。
為了向中世紀效力于阿拉貢王朝、并率領艦隊保衛加泰羅尼亞的將軍羅杰·德盧利亞(Roger de Lluria)致敬,西班牙人采用德盧利亞家徽中的藍白條紋作為俱樂部主色調,此舉大受西班牙皇室賞識,西班牙國王阿方索十三世也給西班牙人隊冠以“皇家”稱號,并在俱樂部隊徽上附加王冠徽記。此外,西班牙人還是典型的富人俱樂部,球隊的大本營便在巴塞羅那的富人區——薩里亞區。
血統埋下的恩怨與仇恨
1899年創始之日起,巴塞羅那就在章程里寫明,球隊不但接收西班牙人,同樣也對海外移民和外援敞開大門。但似乎是為了和巴薩對著干,一年后成立的西班牙人,則明確提出“只有‘西班牙人’,才能加入‘西班牙人’”——儼然是加泰羅尼亞版的畢爾巴鄂競技。而在20世紀初國內矛盾愈發激烈、政治派別涇渭分明的西班牙,建隊章程的對立,迅速上升到了政治立場的高度。
巴薩從一開始就高舉加泰羅尼亞獨立大旗,而西班牙人始早早就倒向了馬德里的統治。上世紀20年代,加泰羅尼亞與代表中央的卡斯蒂亞的矛盾日漸激化,兩支球隊陣營也涇渭分明——巴塞羅那因當地群眾基礎好而在經濟實力上逐漸發展壯大,西班牙人靠著走上層路線也得到了充分的發展。但本來更加本地化的他們,卻因為和加泰羅尼亞當地主流價值觀的背離,在球迷數量和話語權上逐漸被巴薩甩開。而在西班牙內戰前后,西班牙人球迷不但公開反對加泰羅尼亞地區的獨立呼聲,甚至還有球迷團體以“長槍黨”的名義,參與了內戰。
如今,西班牙早已結束了80多年前的戰火紛飛,但兩支球隊的對立情緒卻并未隨時光一道消逝。內戰結束后,西班牙人隊將西班牙語的隊名“Espan?ol”改為加泰羅尼亞語的Espanyol,但“本地化”并未令巴薩球迷倒戈相投,西班牙隊球迷們甚至時常客串皇馬球迷,當西超雙雄在積分榜頂端較勁時,他們會為皇馬的每一個入球歡呼。而巴薩球迷則以牙還牙:“比起從皇馬手中奪走冠軍,我們更樂意看到西班牙人在西乙茍且。”
最狠德比!單場6張紅牌
在任何德比中,紅牌都是司空見慣的存在,但加泰德比的瘋狂,絕非一張紅牌可以控制:2003年12月14日,雙方便上演了加泰德比至今最慘烈的一場互撕。彼時的巴薩正處于“夢二”前最黑暗的時刻,他們離冠軍很遠,跌出歐戰倒是近在眼前;而西班牙人更糟,德比開戰前,他們在西甲20隊中叨陪末座。
開場僅6分鐘,坐鎮主場的西班牙人率先發難,小克魯伊夫接應德拉佩尼亞傳中頭槌建功,但進球者和助攻者,都是巴薩出品。落后的紅藍軍團不甘示弱,因傷缺陣四輪的羅納爾迪尼奧以一腳刁鉆射門扳平,而場上的火藥味也因比分的膠著愈發濃烈,巴薩邊鋒奧維馬斯和西班牙人后衛多莫勞多次扭成一團,而小克魯伊夫隱蔽地肘擊了前輩兼同胞科庫,但主裁薩莫拉諾對此沒有任何表示。中場休息前,克魯伊維特大發神威連下兩城。
落后的西班牙人愈發焦躁,而巴薩中衛馬科斯禁區內手球再度被主裁無視,徹底點燃了西班牙人的怒火:主隊球迷開始放火焚燒隊旗,扯下球場座椅并且氣憤地扔進球場。而狂躁的情緒也感染了球員,德拉佩尼亞飛鏟雷齊格,被直接罰下。防暴警察沖向已經一片狼藉的看臺,因為一些激進球迷正在猛擊安全護欄。而場邊喋喋不休的德拉佩尼亞,最終是被隊友和教練們連拉帶拽才拖進了球員通道……
下半時的加泰德比,變成一場徹頭徹尾的大亂斗,多次施展小動作的馬科斯終于因惡意侵犯塔穆多被罰下,而隨后夸雷斯馬和索爾德維拉相繼吃到兩張黃牌,都被驅逐出場。比賽進入尾聲,場上仍是一片混亂,科庫拉倒反擊中形成單刀的塔穆多,成為巴薩第三個被罰下的球員,而西班牙人也好不到哪里去,補時階段洛波吃到第二張黃牌,最終雙方各自僅剩8人結束比賽,足球險些踢成了排球。
加泰德比也有“菲戈”
正如西班牙國家德比中不乏菲戈、路易斯·恩里克和羅納爾多等先后披上雙雄戰袍的球員一樣,一個多世紀以來的加泰德比,同樣不缺乏“變節者”。
作為西甲聯賽門將最高個人榮譽,“查莫拉獎”的得名來源,便是一位在西班牙人出道、在巴薩成名的傳奇門神。少年時代的查莫拉面容英俊,是西班牙人球迷的寵兒,連吸煙的惡習都被球迷大度地原諒了。但嶄露頭角后不久,查莫拉就改投巴薩,三年之后,又冒天下之大不韙轉會皇馬,并在那里度過了8個輝煌的賽季。崇拜弗朗哥的他,1934年獲得了共和國騎士勛章,更于上世紀50年代被后者授予了希斯內羅大十字騎士勛章,這也令巴薩球迷對其恨之入骨,常年以“猶大”相稱。
當然,球星從來不只有從西班牙人向巴薩流動:作為巴薩上世紀60年代的巨星,曾在巴薩度過10個賽季的匈牙利名將庫巴拉,為紅藍軍團出場了219次,打進了152粒進球后功成身退。但隨后球迷就詫異地發現,庫巴拉居然身穿西班牙人隊服踢過友誼賽,并在那里效力了兩個多賽季。當然,這并不是庫巴拉“腳踩兩只船”的全部,1961-63年執教巴薩兩個賽季之后,匈牙利人的下一站居然又是西班牙人,比在巴薩還多執教了一個賽季。
如今的巴薩陣中,沒有出身西班牙人的球員,只有曾在西班牙人短暫逗留的庫蒂尼奧,但西班牙人隊卻有巴薩面孔:副隊長比克多·桑切斯和第四隊長塞爾吉奧·加西亞,都是從巴薩C隊起步一路升級,只因在成年隊毫無機會,才輾轉加盟同城死敵。上賽季加泰德比的雨戰中,比克多·桑切斯先對梅西動用了飛鏟,隨后又在和后者的口角中“直接上手”,戳了巴薩10號的嘴角。這一刻,德比的恩怨,早已取代了球員的青訓血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