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辰杰:沙特瘋搶程度國內少見 全隊就怕全場緊逼

體壇周報記者王曉瑞印尼茂物報道
對陣馬來西亞,中國隊的半場傳球數超過200次(對陣沙特全場199腳),全場傳球次數更是高達450。中場休息時,一位隊內人士斷言:假如馬來西亞這么放松,中國隊此役肯定贏球。2比0,中國隊完勝,但隊員們并不十分興奮。他們很清楚,大馬放棄全場緊逼,是球隊取勝的關鍵原因之一。
“馬來西亞球員根本就不拼,尤其是對我們幾個后衛,壓根沒有緊逼圍搶。到后來,他們體能也有下降,基本跑不動了……”盡管末輪取勝,但隊長朱辰杰的頭腦很冷靜,“我們隊就是害怕全場緊逼,雖然我也踢過中超,但類似塔吉克、沙特這樣的瘋搶程度,放在國內比較少見。”
朱辰杰很實在,他詳細道出塔吉克和沙特的緊逼,同以往對手的區別之處。“這兩個隊的瘋搶,側重于預判能力,并非純粹依靠跑動,而是一種搶斷意識。”他向記者舉例,中沙之戰,有一次他也能預判到對方準備上搶。于是就專門設計一個假動作,想要騙過再出球。“結果我剛做完假動作,就被人家識破,完全沒想到他能斷下那個球。”說完,朱辰杰喘口氣安慰一下自己,“幸好那哥們有點獨,光是想突破沒傳中,要不然也很危險的。”
用朱辰杰的話說,塔吉克和沙特踢的是整體足球。“單純一對一比拼的話,我真覺得,中國球員其實并不差,甚至有時可以占據上風。但人家踢得是整體高壓、緊逼和進攻,這種打法讓中國隊很被動。其實,丟球不怪某個人的失誤,場上一直比較被動,遲早也會遇到麻煩。”
這并非是朱辰杰的一面之詞,隊中最擅長傳接組織的徐越,同樣感受到這一點。“平時國內比賽的拿球和轉身,放在亞青賽基本行不通。剛轉身,別人就能馬上搶斷下來;但在國內,5次轉身最多也就被搶2次……”
有了亞青賽的經歷,提高技術環節,便成為眾多國青球員的共識。朱辰杰和徐越都希望,今后在國內,能夠多踢一些高質量、強對抗的比賽。戰勝大馬后,前國青助理教練王雪冬恭喜了進球的徐越,“王導對我很器重的。他一直希望我能像池忠國那樣,一步一個腳印發展自己。亞青賽就是一面鏡子,未來,還得加強在逼搶情況之下的技術能力。”徐越對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