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能阻擋國安的恐怕只有恒大 魯能如同比利時

前立陶宛男籃著名中鋒薩博尼斯,第一次看NBA錄像時曾驚嘆道,打得這么快我是不是摁錯了快進鍵?在世界杯后兩天,我們再看中超,是不是有摁了慢進鍵的感覺?但這是一個合理的存在,國安的登頂之戰(zhàn)以及上港和魯能的榜首大戰(zhàn),在中超層面來看,已經(jīng)踢得相當(dāng)不錯。慢就慢一點,我們自己得調(diào)整回來。
值得一提的是,魯能、上港、國安和建業(yè)四隊,只有魯能打的是“有鋒”陣,而其他三隊都是“無鋒”。在風(fēng)靡全球十年之后,“無鋒”戰(zhàn)術(shù)于2018年世界杯走到了終點,世界足球重新回歸到“有鋒”時代。八強只有巴西一個隊“無鋒”,四強全部“有鋒”。
這也是一個合理的存在,如果不出意外,如同時裝潮流一樣,世界足球的最新趨勢不會馬上體現(xiàn)在中超,將在晚些時候成為中國足球的主流。如同巴黎、米蘭、倫敦、東京、香港、上海的潮流傳遞路線圖,是有“時差”的。
魯滬之榜首大戰(zhàn),讓人想起世界杯比利時和巴西的那場1/4決賽。浩克就是上港的內(nèi)馬爾,武球王是熱蘇斯,呂文君是菲爾米諾。比賽的焦點在隊長浩克的控制和反控制。
而魯能的4后腰一如比利時的3后腰,目的和意義是一樣的,這是兼具防守寬度和深度的不二法門。在比利時,費萊尼1.94米、維特塞爾1.86米、沙茲利1.87米,三個彪形大漢大長腿一伸,很好地覆蓋了正面的寬度和深度,很好地“消化”了巴西隊行云流水一般的邊中結(jié)合。
為何有三后腰和四后腰的差別?因為魯能球員的個人能力不如比利時這是肯的,所以要做到同樣的戰(zhàn)術(shù)任務(wù),需要增加一個后腰。第17分鐘,李霄鵬用吳興涵換下姚均晟是魯能的點晴之筆,小姚被寄望像申花的柏佳駿一樣,用單薄的身體像絆馬索一樣羈絆住浩克,但后者還是獲得了太多的空間,差點就敲開了主隊的大門。有左后衛(wèi)背景的吳興涵登場之后,部分地解決了控制浩克的工作。也正由于他的一次低級失誤,才有了魯能的首開紀錄。
而上港能扳平比分,則來自于一個常規(guī)操作。一般來說,上港不能進球,問題多半不是沒有機會,而是在機會的把握。所以佩雷拉在禁區(qū)里增加一個中鋒呂文君,撤下一個左中場。呂文君以中鋒的身份打半場,也是上港運用最多、療效最為顯著的臨場調(diào)整。此役,陳彬彬其實踢得相當(dāng)不錯,他越來越懂得如何在浩克、奧斯卡、武球王身邊踢球,被換下絕對是戰(zhàn)術(shù)需要。
而另一場比賽中,建業(yè)半場后用前鋒胡靖航換下中場王上源,跟上港的套路如出一轍,而且他們一度扳平了比分。只是在最后的時刻,在旁觀者看來,張外龍人心不足蛇吞象,他想在工體帶3分回家以至于攻守失衡。然而不管怎么樣,換上胡靖航以及高中鋒卡蘭加改打“有鋒”,是張外龍一個值得肯定的戰(zhàn)術(shù)冒險,是冒險就要允許失敗,兩害相權(quán)取其輕,與其失敗在與保級對手的關(guān)鍵場次,還不如失敗在工體權(quán)當(dāng)試驗了。相對而言,施密特換上了不少攻擊球員,但他的冒險其實更加平衡一些,對防守端的“損害”沒有張外龍那么大。
上港和魯能的平局,給了身后的國安首登榜首的一個機會。國安2比1戰(zhàn)勝建業(yè),是本賽季中超的一個里程碑,這支“永遠爭第一”的球隊三年來首次登頂。
國安的高超之處還在于,是中超聽牌面最窄但糊牌最多(7勝)、不點炮最少(1負)的球隊,整個賽季只輸了開季首戰(zhàn)(0比3負于魯能)。國安的進攻寬度只有大禁區(qū)的長度,相比于以前的邊路小快靈,現(xiàn)在兩個邊路基本上等于擺設(shè),比埃拉們專注于挖掘空間的深度。賽季接近半程,看起來能夠考驗到國安的,只有下半程的魯能和狀態(tài)回勇的廣州恒大,讓我們看看,接下來會發(fā)生些什么。(楊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