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登貝萊的日子多特怎么過? 靠這個弱版穆勒行嗎

體壇周報特約記者秦游夏報道
德國杯首輪,多特蒙德做客第6級聯賽球隊里拉辛根-阿倫,毫無懸念地4比0輕松過關,奧巴梅揚上演帽子戲法。有趣的是,阿倫為吸引更多球迷現場觀賽,將賽地選在了弗賴堡的主場黑森林球場,黃黑軍團新援菲利普(題圖)故地重游,加盟后首次正式比賽首發,在433陣型擔任右邊鋒,對位取代最近鬧轉會的法國新星奧斯曼·登貝萊。今夏上任的荷蘭籍主帥博斯清楚,他需要開始為沒有登貝萊的日子做準備了。
相較一周前與拜仁的超級杯,博斯還做出了兩處人員調整,分別用18歲德國小將揚-尼克拉斯·貝斯特(下圖)取代扎加杜擔任左后衛,前者迎來一線隊首秀,另外傷愈回歸的德國國腳許爾勒取代輕傷在身的普利希奇出任左邊鋒。
多特從開場便保持著八成以上的控球率,成圍攻之勢,這在第12分鐘便收到回報,貝斯特橫傳中路,巴爾特拉搶點破門。此球的起點便是貝斯特開出的角球,一名18歲首秀小將竟擁有角球主罰權,足見博斯對其腳法的信任。夏季熱身期間,貝斯特就已進入多特球迷視野,對陣德丙紅白愛爾福特一役,他1傳1射助黃黑軍團5比2取勝,一記精妙的任意球直接破門讓人拍案叫絕。此役博斯將他排入首發頂替扎加杜,便是看中了其更出色的腳法和助攻能力,這也令左路防區缺兵少將的黃黑軍團多了一種選擇。
隨后的比賽波瀾不驚,但在多特圍攻的同時,對手也通過積極反搶覓得幾次反擊機會,雖未形成真正威脅,多特中場硬度不夠、回追速度偏慢的問題還是再次顯露。但更大問題來自邊路,取代登貝萊的菲利普出任右邊鋒,卻更愿意靠近中路活動,菲利普各項能力比較均衡,但相較踢球頗具觀賞性的法國人,菲利普顯得過于樸實,他的絕對速度不快,一對一突破也非其所長,所以更多游弋到中路,以發揮聰明的跑位和不俗的射術。上半場尾聲,菲利普在中路創造的點球便是其風格體現。他的特點類似于拜仁球星托馬斯·穆勒,樸實無華,能力全面,用好了,對球隊會有很大幫助。
左起:沙欣、奧巴梅揚、皮什切克、達胡德、菲利普、帕帕斯塔索普洛斯。
然而,博斯的打法恰恰注重邊路的速度和突擊能力,上賽季在阿賈克斯掀起的青春風暴,邊路球員中不論是貝特朗·特勞雷還是尤尼斯抑或小克魯伊維特,都是絕對的速度達人。如今,登貝萊離隊不可避免,右邊鋒位置的巨大真空無疑讓博斯倍感頭疼。
登貝萊名義上擔任右邊鋒,實為前場自由人,經常在中圈附近便開始盤帶,推進進攻,突破能力極強,是前場最強爆點,上賽季各項賽事奉獻10球21助攻,他為奧巴梅揚喂餅無數,與其珠聯璧合。倘若他真的離隊,對奧巴梅揚和球隊都是傷筋動骨的影響。此役,奧巴梅揚雖上演帽子戲法,但更多是靠個人能力,而非團隊配合。不過面對更強對手,如果缺少登貝萊源源不斷的喂球,加蓬人能否像以往一樣大殺四方要打上問號。
缺少登貝萊的影響在本場已然顯現,黃黑軍團進攻打得四平八穩,缺少爆點和變化。登貝萊的巨大作用不是菲利普等現有人員可以取代的,甚至也幾乎不可能通過對位引援來彌補,博斯勢必對打法和體系進行調整方可解決這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