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科參加綜藝實為推廣國乒 他該不該背負爭議?

體壇+特約記者阿湯報道
當馬龍帶著一眾師弟師妹征戰日本公開賽的時候,張繼科出現在了大型綜藝節目《跨界歌王》的名單中。這讓近一年來越來越少出現在賽場越來越像綜藝咖的張繼科再次備受爭議,有網民提出質疑:既然這么愛上節目,干嘛不直接退役,直接當個娛樂明星得了?
其實,如果可以選擇,大概會有很多人支持張繼科退役轉型,畢竟以他的外形,在娛樂圈也能吃得開。而且體育明星成功轉型的案例也不是沒有,跳水王子田亮、體操公主劉璇都可以提供不錯的參考價值。
在馬龍老而彌堅、樊振東飛速成長的當下,我們必須要承認,張繼科在乒乓球中的生存空間變得越來越小。有人說他頂著運動員的名義轉戰娛樂圈,是鉆空子打擦邊球。反向思維一下,如果有的選,誰不想主動權握在自己手中。張繼科是國家隊隊員一天,他參加綜藝節目就必須要有嚴格的審批程序,他所得的酬勞也必須經過多方分成。
試想一下,如果張繼科是自由身,他有自主選擇上任何節目的權利,相信想邀請他上的節目不在少數;酬勞大多數也會進入他的腰包。乒乓球并非高爾夫、網球或者F1那樣高收入的職業化運動,就拿正在激戰的國際乒聯日本公開賽來說,這是一項白金賽事,但是男單冠軍的獎金只有15000美金。雖然我們不知道張繼科錄制一期綜藝節目的酬勞是多少,但明眼人都知道肯定遠遠高于打比賽的收入。
當然,有的人拋出“榮譽論”,認為打比賽所贏得的榮譽是拿金錢買不到的。的確如此,但張繼科是大滿貫得主,該拿的榮譽他都拿了,他曾是馬龍都仰望的對象。而且,競技體育總有高峰和谷底,沒有人會是常勝將軍,張繼科不再是年輕運動員,服老,是每個運動員的最終歸宿,張繼科同樣如此。
以國家隊隊員的身份出現在綜藝節目中其實是張繼科責任心的表現,國乒現在正處在三創期間,乒乓球現在不再是國家扶持的項目,國乒已經公開向社會招募贊助商,所有的收支都要自己解決。放在以前,這是不敢想象的。但現在,國乒接受了這樣嚴苛的挑戰,在保證成績的同時,這個團隊需要曝光度,需要打開知名度,需要市場……誰能為這個團隊在最大限度內帶來這些東西?必然是張繼科。
沒錯,狀態下滑,張繼科可以選擇退役,安安心心轉型,好好賺自己的錢。但他沒這么做,他在燃燒自己最后一點余熱為國乒未來的繁榮打根基,這樣一個張繼科,輿論是不是該放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