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足壇窘境何解?讓范加爾當青訓總監好過當主帥

文/體壇周報特約記者夜雕
丹尼·布林德下課了,可荷蘭隊還要繼續前進。世界杯預選賽小組排名第4,晉級俄羅斯世界杯僅剩理論上的可能(剩余5戰至少需要拿13分),很有可能繼1980年代之后再度連續缺席兩屆大賽??紤]到1982世界杯和1984歐洲杯的參賽隊伍數與今天完全不可同日而語,說現在的荷蘭是1974年之后最差,絲毫不是危言聳聽。荷蘭現在在歐洲簡直堪稱人盡可欺,淪落到如今這般田地,難道主教練布林德一人要為這一切埋單?
所有客觀因素都不利
荷蘭以前純靠羅本的個人發揮也可以贏下一些實力較弱的對手。如今33歲的羅本依然像以前一樣傷病頻發,個人競技狀態雖然沒有太大下降,但他顯然已不再是23歲的羅本。對陣保加利亞,羅本全場只有一次在右邊路形成了威脅。羅本帶了荷蘭十幾年,現在看來有點帶不動了。
荷蘭在本屆世預賽中遭遇了比較嚴重的傷病麻煩,至今沒有一場比賽能以最強陣容出戰。對瑞典,羅本因傷缺陣;對法國,球員接二連三受傷出局;對保加利亞,老布林德讓德利赫特首發固然有問題,但如果主力中衛德弗賴、范戴克沒有受傷,這個問題根本不會出現。
一些關鍵判罰也直接造成了荷蘭失分:首戰瑞典,最后時刻多斯特的絕殺被吹;第3戰對法國,科斯謝爾尼再明顯不過的手球逃過了點球。荷蘭因為這兩次判罰直接丟掉了3分,還失去了在與主要對手瑞典的競爭中搶得先手的機會。
丹尼·布林德在17場比賽中共使用了18名新人,這倒不算太多,畢竟預選賽中用的新人并不多。可如果布林德的教練組也成了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那問題就麻煩了。布林德的幾位助理教練先后離開了荷蘭:范尼斯特魯伊前往埃因霍溫梯隊執教;巴斯滕去了國際足聯任首席技術發展官;艾德沃卡特被費內巴切高薪挖走。連教練組成員都不固定,球隊怎么可能出好成績?
范加爾該當青訓總監
國家隊層面的較量看似是國家隊二十幾號人的較量,實則是整個國家青訓體系的較量。在這其中,基層青訓教練的水平顯得尤為重要。筆者曾訂閱荷蘭《足球教練》雜志,該雜志的主要受眾為荷蘭各層次教練,常有職業和業余俱樂部教練為其供稿。荷蘭一些青訓教練的水平不敢說不高,但坦率講,相比于荷蘭教練的采訪,雜志中偶爾刊登的德國和比利時教練文章更具深度。
荷蘭基層教練普遍更加重視球員和球隊的組織、進攻能力,一期雜志中講防守的內容少之又少。舉個例子,有期《足球教練》雜志做了如何在10對11情況下比賽的特刊,其中諸如“我認為即便是10打11、比分領先時也要盡力控球和組織”這樣的觀點,筆者實在是不敢茍同。
頂級球員的缺乏是目前荷蘭青訓水平下降的直接反映。遍數荷蘭所有球員,能在歐洲頂級聯賽豪門俱樂部打上主力的也只有羅本、韋納爾迪姆和斯特羅曼,而韋納爾迪姆在利物浦只能算是一名“體系型”球員。
范加爾在此次換帥過程中呼聲最高,幾乎所有荷蘭人都認為,范加爾是此時荷蘭主教練的唯一合適人選。其實,范加爾即便肯再度執教荷蘭,就算能創造奇跡沖進俄羅斯世界杯,也只是給荷蘭足球這個腎結石病人打了一針杜冷丁而已。要想真正解決病痛,不把石頭排出來恐怕是不行。如何排石?讓本就以培養年輕球員聞名于世的范加爾擔任荷蘭足協青訓總監,負責制訂全國的青訓計劃。從長遠來看,這比范加爾此時(也可能是一次又一次)擔任荷蘭主教練要有用的多。以前荷蘭足協有米歇爾斯擔此重任,大家仔細想想:米歇爾斯去世之后這12年間,荷蘭出過幾個世界頂級球員?答案是一個都沒有。